檢視活動頁的成效表現
重要提醒為了讓 AMP 後台的 Campaign Star 報表正常顯示數據,您的網店必須安裝 awoo Pixel。
1. 活動管理列表的基本成效
從 AMP 後台的側邊選單,進入 Campaign Star 的活動管理列表後,可以在任何一個活動頁面的 data row 最左側,點擊展開該頁面的基本成效數據。

📊 數據呈現
-
更新頻率:每小時的 40 分更新一次
-
數據期間:固定累計截至最後一次更新的上個小時 59 分為止,不開放自訂
- 例一:在 9/19 12:34 查看時,因為最後一次更新發生在 9/19 11:40,數據累計至 9/19 10:59 為止
- 例二:在 9/19 12:55 查看時,因為最後一次更新發生在 9/19 12:40,因此數據累計至 9/19 11:59 為止
-
每個指標除了歷史累計數值,還會顯示和「過去 24 小時」的升降比較:
-
比較對象:
- 本期的時間範圍:從「最後一次更新的上個小時」起算(包含這個小時),往前回推共 24 小時
- 前期的時間範圍:從本期再往前回推 24 小時
-
計算方式:
-
一般型指標:
-
比率型指標:
-
-
顯示規則:
- 如果數據表現變好或持平,以綠底標示
- 如果數據表現變差,以紅底表示
- 如果查無數據或無法計算,以灰底表示
注意「跳出率」指標和其他指標相反:
- 數值下降反而表現變好,以綠底顯示
- 數值上升反而表現變差,以紅底表示
-
🧮 指標說明
Metric Name | Definition |
---|---|
頁面瀏覽數 | 這個活動頁的瀏覽次數。 |
工作階段 | 曾經瀏覽過這個活動頁的工作階段數。 |
使用者 | 曾經瀏覽過這個活動頁的不重複使用者人數(User ID 數)。 |
頁面內容點擊率 | 在這個活動頁的同一次頁面瀏覽裡,(有至少點擊一次這個活動頁上的任意連結的次數) ÷ (瀏覽這個活動頁的次數) ※ 所謂「活動頁面上的任意連結」包含 Category list 裡面的分類、Product list 裡面的商品、Button/Image 等元件的自訂連結。\ ※ 計算點擊率時,同一次頁面瀏覽的所有點擊事件,最多只計一次點擊數,因此不可能超過 100%。(有或無的概念) |
平均頁面停留時間 (Average time on page) | (瀏覽這個活動頁的總時長) ÷ (瀏覽這個活動頁的次數) |
跳出率 (Bounce rate) | (進入網站的 landing page 是這個活動頁,並且只瀏覽這個活動頁就離站的工作階段數) ÷ (所有進入網站的 landing page 是這個活動頁的工作階段) ※ 和 GA4 的「跳出率」算法不同:(從這個活動頁開始的互動工作階段數) ÷ (從這個活動頁開始的工作階段數),用工作階段的互動率來算 |
2. 詳細活動成效頁的完整報表
在活動管理列表的基本成效區塊或更多操作的選項裡,都可以點擊「查看詳細數據」,前往對應活動頁面的完整報表。
📊 數據呈現
- 更新頻率:每小時的 40 分更新一次
- 數據期間:預設為包含當日的過去 7 天,也可自訂
- 單次最大查詢期間:12 個月
- 最早可選日期:距今一年前
- 基本操作和圖表顯示邏輯皆與現行 AMP Analytics 報表相同,唯一差別在於折線圖多開放小時線圖:
- 當數據期間小於等於 14 天時,可以把折線圖的單位切成「小時」,此時線上每個 data point 會以一個小時為單位累計資料
- 使用時機:如果想要觀察一個活動頁面在不同時段(例如白天~晚上八點後~午夜)的表現變化,就可以用小時線圖進行分析
🧮 指標說明
(1) 頁面訪問

指標名稱 | 說明 |
---|---|
頁面瀏覽數 | 此活動頁的瀏覽次數。 |
工作階段 | 曾瀏覽過此活動頁的工作階段數。 |
入站數 | 以此活動頁作為進站 landing page 的工作階段數。 |
使用者 | 曾瀏覽過此活動頁的不重複使用者數(以 User ID 計算)。 |
新使用者 | 初次造訪網站,且以此活動頁為 landing page 的不重複使用者數(以 User ID 計算)。 |
(2) 頁面互動

指標名稱 | 說明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頁面內容點擊率 | 在同一次頁面瀏覽中,至少點擊一次此活動頁任意連結的次數 ÷ 瀏覽此活動頁的次數 |
|
頁面內容點擊數 | 點擊此活動頁上任意連結的次數 |
|
分類點擊數 | 點擊此活動頁上任意 Category list 分類 的次數 |
|
商品點擊數 | 點擊此活動頁上任意 Product list 商品 的次數 |
|
平均頁面停留時間 (Average time on page) | (瀏覽此活動頁的總時長) ÷ (瀏覽此活動頁的次數) | |
跳出率 (Bounce rate) | (以此活動頁為 landing page,且只瀏覽此頁就離站的工作階段數) ÷ (所有以此活動頁為 landing page 的工作階段數) |
|
(3) 銷售轉換

指標名稱 | 說明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活動頁產生的|商品收益 | 在同一個工作階段中,使用者瀏覽此活動頁後,點擊頁面上的商品,並緊接著將商品加入購物車並完成購買所產生的商品收益。 |
|
活動頁產生的|商品購買率 | 在同一個工作階段中,(瀏覽此活動頁後,有至少點擊一個商品並完成購買的次數) ÷ (活動頁瀏覽次數) |
|
活動頁產生的|加入購物車率 | 在同一個工作階段中,(瀏覽此活動頁後,有至少點擊一個商品並將其加入購物車的次數) ÷ (活動頁瀏覽次數) |
|
經過活動頁的|訂單收益 | 在同一個工作階段中,凡瀏覽過此活動頁的情況下,所有完成訂單結帳的訂單金額。 |
|
經過活動頁的|訂單交易率 | 在曾瀏覽過此活動頁的工作階段中,(完成訂單結帳的次數) ÷ (工作階段數) |
|
經過活動頁的|加入購物車率 | 在曾瀏覽過此活動頁的工作階段中,(加入購物車的次數) ÷ (工作階段數) |
|
【複習一下】直接轉換 v.s. 輔助轉換的差異
直接轉換的 product-level 商品業績:last-click
<例> 逛藥妝店時,在牙膏品牌櫃位看到父親節促銷看板之後,把這櫃位的超軟毛牙刷丟進購物籃,接著沒有再從其他櫃位拿同一款牙刷,直接去櫃檯結帳。
👉 這次賣出牙刷的功勞 100% 是這個看板的!
輔助轉換的 order-level 訂單業績:經過
〔例〕逛書店時,先在文創區把拼圖丟進購物籃,接著在商管書籍區看到比爾蓋茲年度推薦書單海報之後,再去逛漫畫區和文具區,最後把名偵探○南和鉛筆盒丟進購物籃,去櫃檯結帳。
👉 如果沒有看過海報吸引駐足,可能直接離店不買拼圖、名偵探○南的漫畫和鉛筆盒了,所以這次交易賣出的所有商品,都有部分功勞是這個海報的!
(4) 熱門 Category list 分類項目

指標名稱 | 說明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分類名稱 | 使用者在此活動頁點擊過的 Category list 分類名稱。點擊表中的超連結可前往該分類的目的地連結。 | |
分類標籤 | 此活動頁上,Category list 分類所對應的 awoo 標籤組合: 若未設定標籤 → 顯示「-」 若設定為 [運動][男鞋] → 顯示為「運動 男鞋」(以半形空格連接多個標籤) | |
某分類|點擊數 | 使用者在此活動頁點擊指定 Category list 分類的次數。 |
|
某分類|瀏覽至點擊率 | 在同一次活動頁瀏覽中,(至少點擊一次該指定分類的次數) ÷ (活動頁瀏覽次數) |
|
即使「分類名稱」和「分類標籤」都相同,只要「目的地連結」不同,就會分成不同 row 呈現數據
(5) 熱門 Product list 商品項目

指標名稱 | 說明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商品標題 | 在此活動頁上,指定 Product list 商品 pid 對應的商品標題。 點擊標題超連結可前往對應的網店商品頁 hover 商品標題可查看 Feed 商品圖 |
|
某商品|點擊數 | 在此活動頁上,點擊指定 Product list 商品的次數。 |
|
某商品|瀏覽至點擊率 | 在同一次活動頁瀏覽中,(至少點擊一次該指定商品的次數) ÷ (活動頁瀏覽次數) |
|
某商品|不重複商品購買 | 在同一工作階段中,使用者瀏覽此活動頁後,點擊指定商品,並緊接著加入購物車並完成購買的商品交易次數 (unique product purchases)。 |
|
某商品|商品點擊至交易率 | 在同一工作階段中,(指定商品的不重複購買數 ÷ 指定商品的點擊數) |
|
某商品|商品銷量 | 在同一工作階段中,使用者瀏覽此活動頁後,點擊指定商品,並緊接著加入購物車且完成購買的售出數量 (quantity sold)。 |
|
某商品|商品收益 | 在同一工作階段中,使用者瀏覽此活動頁後,點擊指定商品,並緊接著加入購物車且完成購買的商品收益。 |
|
Updated about 2 months ago